白駒過隙,歲月如流
經漫長等待
終于盼來2020“走紅軍走過的路”徒步穿越系列活動

2020年,被歷史謹記的一年
年初抗疫戰士用自己血肉之軀
為中華民族筑起安全防護線
而今,神州大地蓄勢待發

為積極響應“全民健身”號召
經漫長籌備、多番努力
2020”走紅軍走過的路“徒步穿越系列活動首站
終于敲定?。?!
就在
10月18日
洣水湯湯,足音鏘鏘
我們以徒步之名
走紅軍走過的路,重溫紅色回憶
十月炎陵再一次躁動起來
接下來
和小編一起靈魂出動
走進紅色記憶
走進十月炎陵吧
紅色記憶,熠熠生輝
炎陵縣(原酃縣)地處湘東南、羅霄山脈中段,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創時期的四縣之一。1927年10月,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炎陵縣,再經遂川到達井岡山,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。此后的十年里,毛澤東、朱德、陳毅、彭德懷、張云逸、王震等率領紅軍先后十五次來到炎陵縣,走遍了全縣的十六個鄉鎮。

水口葉家祠
毛澤東主持連隊、連隊建黨舊址—水口葉家祠。1927年10月中旬,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來到水口,實現“支部建在連上”的原則,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,為建設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奠定基礎。紅軍所以能艱苦奮戰,攻無不克,勇往直前,永不潰散,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原因。
洣泉書院
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部舊址——洣泉書院。1928年4月下旬,工農革命軍從湘南回師井岡山途中來到縣城,第一團團部設在洣泉書院,毛澤東也在這里辦公和住宿。洣泉書院系清代祠堂建筑風格,磚木結構,硬山頂,封火山墻,三進兩廂布局,書院左側為工農紅軍革命活動紀念館,現保存完好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十都萬壽宮
毛澤東、朱德第一次會面舊址——十都萬壽宮。1928年4月,朱德率南昌起義部隊到達沔渡。四月下旬,毛澤東率部在縣城接龍橋擊潰尾追朱德部隊的湘敵兩個團以后,經坂溪、石洲到達十都。朱德聞訊趕往十都,在十都萬壽宮與毛澤東第一次會面。萬壽宮為清代江西商人集資修建和集會經商場所,占地535.5㎡,共三進:戲臺、中廳、后廳。整個建筑雕梁畫棟,氣勢宏偉,造型美觀別致,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失火損毀,現已重建恢復。
江家試館
紅軍標語樓——江家試館。江家試館座落在湖南炎陵縣城的東正街,系江南晚清建筑形式,土木結構,陰陽合瓦頂,硬山頂屋面的兩層樓房。1932年,中國工農紅軍湘贛獨立第一師在縣城進行革命活動時,在江家試館內外墻壁寫下大量革命標語,紅軍走后,當地群眾用石灰水黃泥漿把標語掩蓋起來。
古陵巍巍,豐碑煌煌
炎帝陵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、國家5A級景區、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湖南十大文化遺產。

淵遠祭祀文化
炎陵的祭祀文化能夠界定為源于黃帝、沿于秦、始于漢唐、盛于明清,至清朝末年歷代帝王祭祀200多次,聲勢浩大、儀程規整。目前炎帝陵祭典已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被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。

悠久的歷史
炎帝是中華民族文化始祖,為中華民族的始興和繁衍作出了開創性的偉大貢獻,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廟之后,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,隨著歷代王朝興替,陵廟歷盡蒼桑,屢毀屢建,數度修葺。

始作耒耜,教民耕種
怡人的風景
雖已至深秋,炎帝陵內外還充斥著濃郁的綠色,絲毫不見頹意。神農園內綠樹神采奕奕,行禮亭中松樹蒼翠依然。

活動形式
獎勵辦法
活動路線規劃
參賽要求
活動報名
古陵巍巍,豐碑煌煌
10月18日
我們一起躁動炎陵
— end —
編輯 / 小六月
審核 / 紅 霞
【凌鷹戶外】
打造最具影響力的賽事傳播平臺
電話(微信)/ 18908477136